“四大平台”作用凸显
第三届进博会是中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进博会可谓意义特殊、作用重大。商务部副部长、进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局长王炳南表示,本届进博会有利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融合互动,更好地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许多国际合作项目按下了“暂停键”,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跨越阻隔、增进沟通和深化合作。在此情形下,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和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本届进博会共设置技术装备、消费品、汽车、食品及农产品、服务贸易、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六大展区,总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近3万平方米。众多企业携带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全球首发、中国首展”。为了凸显进博会作为全球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以及创新服务首推地的优势,第三届进博会专门设立了公共发布平台新品发布专区。
为了更好发挥进博会的平台促进作用,本届进博会开展了多渠道精准招商,举办了多场招商推介和供需对接会,定向推送展品信息,重点邀请有采购意向的采购商,吸引了约40万名专业观众报名注册。其中,年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238家,年进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近1400家。
进博会红利也在逐渐释放。多个部委在前两届基础上继续推出税收优惠、通关便利、市场准入等支持政策。展期内销售的展品进口环节三税全免、允许参展企业办理进口特殊食品临时许可证等13项政策,已形成制度性安排。今年又新增了允许展品在展会结束后转入特殊监管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等6项支持措施。
各国企业热烈期待
在本届进博会上,各国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意愿更强,“回头率”超过70%。从国别来看,日本有4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比上届分别增长10%和16.9%;法国有8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比上届分别增加11.7%和7%。此外,有30个最不发达国家企业参加第三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数十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企业也来参展。
在各国企业积极踊跃参展的背后,是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也是对中国不断加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的肯定,以及对进博会推动参与各方实现互利共赢的期待。
疫情之下,医疗展区备受关注。今年参展的全球医药及医疗器械领域企业数量相比首届进博会翻了一倍多,世界排名前10位的制药企业和世界排名前14位的医疗器械企业悉数赴约。
阿斯利康的展台总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是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展台之一。此外,阿斯利康还在公共卫生防疫专区亮相。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说:“在疫情全球蔓延的特殊时期举办进博会,彰显了中国政府对抗疫成果的信心以及高水平组织能力,也进一步传递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交流合作、共享经贸发展成果的坚定态度。我们将借这一展示平台,展现我们持续投资中国的决心。”
进博会迎来第三届会期,许多全球知名企业也从新朋友变成了老朋友。每年他们都带新成果而来,携新收获而归。
施耐德电气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展。施耐德电气今年的展台面积比2019年增加了近一倍,带来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覆盖酒店、银行与金融、商业地产等10多个行业的成功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施耐德电气立足中国本地市场的创新成果,以及企业在“技术专长”“创新”“合作伙伴”“本土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施耐德电气一直非常看好中国的数字经济前景。通过盛会,我们希望把世界领先的数字化技术带进中国,同时把我们‘中国同创’的产品和服务带给全球。我们将携手本地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说。
保障得力效果出色
级别如此之高,规模如此之大,又要保障安全、有序,进博会的办展难度不可谓不大。也正因如此,出色的办展效果让进博会成为中国一张闪亮的国际名片。
疫情是影响第三届进博会最大的因素之一。为了保障安全办展,10月11日上海公布了展会疫情防控措施。上海聚焦“人”“物”“馆”3个重点,紧盯入城口、居住地、流动中、展馆门、活动点和监测哨等6个关键环节,实施全程闭环管理、全链条可追溯、全量核酸检测、全部查验准入、全面环境清消5项措施,严密构筑疫情防控线。
为了更加突出城市服务保障的机制化、精细化、智慧化,上海将政务服务、城市运行中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运用于进博会,今年首次开通微信自助查询和证件复用两大功能,并实现测温验证一体化,大大提升了进场速度,做到“非接触、无感知、不停留”。
在口岸出入境方面,本届进博会开展“智慧旅检”,开设展品通关“专用通道”“专用窗口”和进口冷链展品“专用冷库”,首次实施展品入境“无纸化通关”,实现监管作业“零等待”。
庞大的参展参会人员数量给用餐、交通带来了巨大挑战。据统计,仅进博会场内工作餐需求将超过35万人次。
继2019年圆满完成进博会食材保障任务之后,食材供应商美菜将继续参与保障第三届进博会食材供应。美菜方面表示,美菜今年总计服务餐饮门店达20家以上,预计食材供应量将达到200吨至300吨。美菜将按照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追的要求,加强食品安全流程管理。据悉,美菜在仓库内设立了“仓内农残检测实验室”,配备了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肉类水分快速检测仪和瘦肉精检测试纸等设备,对入库的蔬菜、肉类等实行农残、药残、水分等指标抽样检测。
在交通出行方面,进博会实施会展中心轨交出入口“应开尽开”、轨交2号线运能调控、轨交17号线引流等措施,优化周边交通设施配套。设立临时停车场20处,共享停车场17处,并开通智能停车预约系统。发布了进博会交通出行攻略,涵盖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汽车、定制巴士和停车场五大板块,全方位保障参展客商快抵快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