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中小企业泸州网 » 重要新闻 » 正文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19年减税降费达2.36万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3  浏览次数:2175
0
核心提示:  核心阅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的首部国家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根据这份报告,2019
   核心阅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的首部国家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根据这份报告,2019年我国审批材料不断减少,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取消证明事项超过了13000项。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98个城市参与到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改革实践中。

 

  □ 本报记者 万静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的首部国家报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2019年我国营商环境的成效和亮点,指出2019年我国审批材料不断减少,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取消证明事项超过了13000项。

 

  根据《报告》,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98个城市参与到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改革实践中,《报告》以市场准入、投资建设、融资信贷、生产运营、退出市场5大方面18个指标,来展现各地推动改革举措,全面提升我国营商环境营商便利度的实际状况。

 

  不断强化公平公正监管

 

  2018年以来,发展改革委牵头研究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2018年组织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2个城市开展了两批次营商环境试评价;2019年组织在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部分地县级市等41个城市开展了营商环境评价,并在东北地区21个城市开展了营商环境试评价;2020年继续在80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8个国家级新区开展营商环境评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指出,《报告》的出版,实现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第一次全面展示了标杆城市和重点领域改革的生动实践,第一次集中呈现了各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

 

  《报告》充分展示了我国2019年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聚焦减审批减材料,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分别减至40条和37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由151项减至131项。2019年全国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取消证明事项超过13000项。

 

  聚焦规则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监管不断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通46个部门、所有省区市,归集各类信用信息超过500亿条,基本构建起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逐步成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方式和手段,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取得成效。

 

  聚焦减环节压时限,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企业开办、用水用电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的办理时间压缩一半以上。

 

  从四方面优化营商环境

 

  尽管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但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我国营商环境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要在巩固前一阶段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改革委将从四方面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出市场活力。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突出的限制多、门槛高、审批繁等问题,坚持化繁就简、打通梗阻,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继续精简行政许可、优化审批流程,清理简并多部门、多层级实施的重复审批,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广“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等审批模式,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进一步推行公正监管,聚焦监管执法不规范、不透明与不充分、不到位并存等问题,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持续加强法治化建设。加快完善优化营商环境“1+N”法规政策体系,不断提高政策制定和监管执法科学性和透明度。要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有效做法,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持续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聚焦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坚持惠企利民、便捷高效,持续推出便利化举措。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设立惠企政策专栏,集中公布并定期更新政策内容、办事流程、申请渠道等信息,健全政策落实机制,利用各类渠道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提供多渠道的政策辅导,同步提升线上线下办事便利度,加大力度推动政务服务数据整合共享,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

 

  进一步强化评价引导,激发改革动力。聚焦不同地区、不同领域营商便利度存在差异等问题,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持续推动改革创新。要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全国统一标准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不断总结评价实践、有序推进评价工作,更好发挥评价引导改革、推动创新的积极作用。

 

  以评促建要用数据说话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持续大幅提升,相关指标进步明显,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之一。2019年,在世界银行评价的10项参评指标中,我国有8项指标排名提升。

 

  今年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提出,要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以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说,我国营商环境的各项指标不断提升的意义非常重大,毕竟我国拥有占全球18%的人口、占全球16%的经济总量,“这样一个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国内形成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优质资源,推动中国进一步产业升级,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值得关注的是,以前对于我国营商环境各项指数的检测和评估,大多由民间组织或者是学术机构等完成,如今发展改革委推出的《报告》,首次以国家报告的形式来评估我国各地各层级在推动和提升营商环境方面的各项举措,不但提供了很多优秀的值得借鉴的地方工作典范,还再次彰显国家层面对于营商环境评估体系的重视程度。”施正文说。

 

  记者注意到,《报告》绘制了1000多张解释图表,梳理了优化营商环境各领域240余份政策文件和210余项改革亮点,汇聚了18个重点领域70个典型案例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探索形成的原创性、差异化实践成果。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评价,此举有利于充分发挥标杆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并复制推广,全面提升我国的营商便利度。“《报告》不是简单地检查哪项工作做没做、哪个制度有没有,而是全面问效改革红利是否显现,制度执行是否到位,营商环境好不好、好在哪里,对不好和还不够好的地方提出改进方案,以评促建,用数据说话,实实在在地展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成就。”这些都有利于持续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同步监测相关改革措施的落地效果,从量化视角强化监管的公平公正、规则的公开透明。

 

(责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实际情况为主。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创作,转载只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新闻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原作者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稿!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  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业务主管
泸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   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06773号-4
Copyright www.lz.sme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