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零售企业等传统商业持续转型升级,积极捕捉线上线下新机遇;日用品、农产品、文化旅游产品轮番走进直播间,尽展“云”端精彩;消费补贴发放再加码,拉动线上线下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
今年的“金九银十”消费旺季,恰逢商务部于9月9日至10月8日期间组织开展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各地消费需求加快释放,“买买买”不断升温,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新型消费正在加速发展。
促销活动丰富多彩
全国各省区市179个重点城市、10万余家企业参与,涉及实体门店和线上商户200多万家……今年“消费促进月”参与主体数量庞大,促销活动丰富多彩,推动新消费场景和消费内容不断涌现,各地市场人气不断攀升,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电商直播迎来新一波高潮。从日用品、农产品直播到产业带直播、老字号直播、非遗产品直播、文化旅游产品直播,各类直播遍地开花,带动作用明显。
湖南举办“云享娄底,品味湖南”电商节,全省500余家企业、2000余种产品参加,线上线下共完成销售额4300余万元;内蒙古通辽市9月12日至14日举办电商直播大赛总决赛,累计开展直播带货50余场,销售农特产品1000余万元。
同时,消费补贴再加码,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有力推动了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北京发放3亿元餐饮外卖消费券,包括两大外卖平台、知名餐饮企业和老字号企业在内的7万多家餐饮商户参与,推动全市餐饮消费回暖。
持续发酵的政策举措与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形成合力,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数据显示,“消费促进月”活动第三周,全国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总额约9900亿元,比活动前增长8.5%。其中,线上消费渠道增速领跑,重点电商平台全国网络零售额比活动前增长10.3%。线上消费拉动了线下市场加快复苏,第三方支付平台线下消费规模约6300亿元,比活动前增长4.8%。
实体商业转型升级
今年“消费促进月”恰逢国庆、中秋叠加的“十一”黄金周,为抓住佳节契机,拓展消费空间,激活新型消费潜力,多地加快“云逛街”“云购物”等消费新场景的普及与应用,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消费体验中心,促进传统步行街、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支持下,“百年金街”王府井大街加速向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商业街转变。线下商场引入AI互动大屏,屏幕上优惠信息、游客打卡互动、实时导览一应俱全,线上推出“魅力王府井”小程序,消费者打开手机就能查找商场位置、查优惠信息、预约车位等,轻松实现“云逛街”。
走在广东省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上,测温巡逻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来回穿梭,智能垃圾桶、无人售货车、大型投影墙等智能化设备随处可见。智能产品的广泛使用,为消费者提供了舒适便捷又智慧的旅游消费体验,“十一”黄金周首日,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便吸引游客40多万人次。
除了传统步行街之外,一些实体企业也推陈出新,纷纷“上新”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优化供给,吸引消费。外婆家、云海肴等餐饮店引入无接触送餐机器人,既降低了成本,又保障了卫生安全;苏宁易购为消费者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购物场景,上线与实体店销售同样商品的网上“云店”,消费者在“云店”下单后,最快1小时就可送货到家;等等。
电商直播、“云购物”等新消费新服务深刻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既在消费端构建了数字化、全渠道、全天候的购物生态,也在生产端优化了供应链与生产流程,创造出更多新的产品、新的消费热点与消费模式,推动消费迈上新台阶。
新型消费潜力巨大
来自各地各平台的数据显示,新型消费业态的崛起,正成为拉动经济复苏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仅在“十一”期间,上海全市网络零售额就达358.6亿元,同比增长15.7%;使用美团APP购买服务的人次同比上涨71.4%,团购订单量同比上涨43.5%,越来越多消费者习惯使用预约、订座、共享出行等数字化新服务。
放眼未来,新型消费的增长潜力和优化空间巨大。一方面,我国拥有全球人口最多的消费市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迸发着海量而多元的需求,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另一方面,持续加码的扶持政策正助力新型消费加速奔跑。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将加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加大新型消费政策支持力度等,明确3年至5年内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为新型消费的提速换挡保驾护航。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负责人李颖表示,目前全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50万个,5G用户不断增长,累计终端连接数已超过1个亿,接下来将大力推动5G应用探索,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
可以预见,随着国内市场规模优势的不断释放,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驱动能力的不断增强,新型消费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明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