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上,从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到授权放权清单的出台,再到混改操作指引以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文件的落地,无不为企业深化改革指明方向;具体到微观层面,从混改试点、“双百行动”持续扩围,到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圈出”三地排头兵;从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推进,到大体量央企重组整合好戏连台,可以看出,政策面的利好正助力国资国企改革走向更深层次。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下一个三年关键期的到来,即将出台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向全面落地迈出实质性步伐。
来自国务院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1家中央企业和122家地方企业改组组建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国资监管成绩亮眼
为加快国资国企改革,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五方面目标,其中,“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被排在了首位。
说到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其主攻方向无疑体现在“管资本”。《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在“管资本”上频频为企业层层松绑。
具体来看,今年6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重点选取了5大类、35项授权放权事项列入清单中,其目的在于要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以管资本为主履行好出资人职责。随后,国务院国资委又在11月份相继发布《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以管资本为主加快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有关工作的通知》,由此意味着一系列完善国资监管体系,统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工作全面启动。
而作为“管资本”的核心环节,上接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机构,下接资本运作和企业经营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两类公司),可以说,是将国资监管要求化为股东意志、进而落实到市场行为的重要载体和枢纽。
作为一家2016年就被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中国国新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渝波此前告诉记者,转变监管方式既是国资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激发企业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也对运营公司适应管资本为主、完善管控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运营公司而言,既要健全治理结构、完善组织体系,确保授权“接得住”;也要优化管控模式、提升管理能力,确保自身“管得好”,即对核心业务板块要加强战略和财务管控,确保资本运营高效规范,对参股企业要以财务管控为主,依法履行治理程序,关注资本流动和回报情况。
重点领域混改掷地有声
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天津国资研究院院长助理邢倩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与以前相比,2019年的国企混改已由重改革监管到重改革放权、由试点到行动、由单项推进到综合实施进行转变。不仅如此,随着国企混改的深入推进,从中央到地方的混改思路也愈发清晰,并将混改作为企业市场化经营发展的迫切需要、放大资本功能的有效手段和健全治理结构的关键之举。
此前,为了进一步规范混改流程、界定审批权限边界,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明确,混改企业可借助产权市场、股票市场等市场化平台引进非公有资本投资者,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仅12月份以来,就有包括国家电投、中国中车等央企子企业的混改项目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落地。其中,国家电投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增资引战”项目,不仅是今年央企混改引战第一大项目,同时也是国内最大能源电力领域股权融资项目,更是五大发电集团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以对外募集资金方式的股权融资项目;而中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增资引战”项目,更是中国中车集团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股权融资。
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朱戈昨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截至12月12日,今年共有147家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北交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255家金融资本和实体企业共计投资775亿元。总体上看,今年电力、石油、军工等七大重点领域企业的混改项目有所增多;此外,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混改项目也有所增加,反映出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的政策要求正在加快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2019《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
而就在12月9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新组建的国家管网公司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
12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透露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已先后完成22组41家企业重组。
三年行动方案引领改革再出发
随着今年以来推动国企改革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11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提出,未来三年是关键的历史阶段,要落实好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抓紧研究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
此后,于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再次强调,要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综合成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2020年是国企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抓落实提成效的关键一年。”邢倩倩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到制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时,后面还特别提到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预计在下一阶段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或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深度合作。即国有企业发挥产业价值链条带动作用,提供平台、整合资源;民营企业提供竞争环境、市场需求,二者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融合发展。
无独有偶,距离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仅过去不到两周时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在12月22日正式对外公布。意见全文共包括28条细化措施,其中就包括要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如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企改革对于促进民企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国企改革尤其是国企混改,是实现国企与民企共同发展的最佳路径。随着国企混改的持续推进,将带给民营企业更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国企发展好了也会有效推动总体经济形势的好转,进而反哺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
“总的来看,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可以预期,2020年的国企混改会以更大范围、更大力度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并有望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有力手段。”邢倩倩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