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中小企业泸州网 » 重要新闻 » 列表 » 正文

央行发布调查报告:消费者金融素养整体有所提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2  浏览次数:2047
0
核心提示: 央行7月31日发布的《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4.77。该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2017
  央行7月31日发布的《2019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4.77。该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2017年首次发布的该份报告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3.71,与2017年相比,消费者金融素养整体上稍有提升。从2017年至今,东部、中部、西部的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依然维持着从高到低的格局。

 

  接受良好教育的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石。为准确把握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及金融消费者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评估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于2016年建立了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制度。2017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地区)每两年全面开展一次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2019年,为第二次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在每个省级行政单位随机抽取600名金融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全国共18600个样本。

 

  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尹优平在当天举行的吹风会上表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能够让消费者更好享受现代金融带来的便利,也能从源头上遏制金融风险的产生,真正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调查从消费者态度、行为、知识和技能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了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情况。

 

  从消费者态度看,消费者在金融态度方面的整体情况较好,大多数群体能够意识到金融知识普及和在校园开展金融教育的重要性,更加重视个人信用;延迟消费的意愿则略有下降,即更加倾向于即时消费,其中全日制学生延迟消费的意愿最低。

 

  对此,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金融教育处处长武岳提醒大学生要树立正常消费理念,切忌超前消费、盲目消费。

 

  从消费者行为看,整体上消费者在金融消费行为上有待加强,在阅读合同条款、为小孩上学储蓄、使用ATM时的密码保护行为方面有较好的表现;在家庭开支的规划和执行、对账单的理解、信用卡还款方面的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

 

  从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看,消费者整体上对金融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在银行卡、储蓄、信用知识方面的正确率较高,均超过60%;在贷款、投资、保险等方面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不同群体对各类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消费者金融技能看,整体上消费者在理解金融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产品风险和收益、假币处理方面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好,在辨别非法投资产品和渠道、比较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有一定的掌握;而在冠字号码功能、银行卡使用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新版人民币防伪特征的掌握水平有待提高。

 

  从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看,消费者最感兴趣的五大类金融知识依次是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银行理财产品、住房贷款、基金股票投资、手机银行等。

 

  报告还分析了数字技术对消费者金融素养的影响。报告指出,数字技术对消费者金融素养的影响整体是正向的,可以概括为促进和滞后两种效应。一是年轻人、高学历、全日制学生和全职、高收入、城镇户口这部分群体能够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利用其很方便地了解和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了自身的金融素养,表现为促进效应;二是老年人、低学历、低收入、乡村户口这部分群体还没有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或因数字技术素养不足导致信心缺乏,从而产生了滞后效应。

 

  通过调查,报告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应当持续跟踪消费者金融素养的变化,为金融教育工作的统筹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二是要继续关注重点人群和区域的金融素养水平,结合群体特性开展适宜的金融教育活动,着重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改善消费者的金融行为;三是要积极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利用数字技术的优良特性,开发更多与数字时代和人口结构变化相适应的金融教育工具。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  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业务主管
泸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   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06773号-4
Copyright www.lz.smesc.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