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类商品降幅扩大、石油类商品增速高位回落是当月数据回落的主要原因。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扩大3.6个百分点;石油类商品增长8.5%,增速回落8.6个百分点。此两类商品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0.7个百分点。
汽车销售占社零比重超过四分之一,购置税优惠政策带来的透支效应、关税下调预期下的消费者观望,以及限购限行等政策是今年汽车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但从千人保有量水平看,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今年以来,社零增速整体几乎呈现单边回落的态势,分析认为,收入分配和房地产挤出等结构性问题,正从基础动力上制约着消费的增长。而消费的低迷折射出宏观经济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
消费增速持续下行
今年以来,除个别月份有所反弹以外,社零增速几乎一路下行。
12月14日,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消费疲软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乏力;另一方面是,目前中国居民杠杆水平升高,房贷压力上升,可支配收入增幅放缓,加上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支付能力有所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近日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指出,收入分配和房地产挤出等深层结构问题,正从基础动力上制约着消费的增长。
报告指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开始低于GDP增速,必将影响居民消费增长;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居民收入比重降低,使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长与收入增长背离,进一步加剧了消费下滑。
报告称,消费的核心支撑力不是高收入阶层,而是中等及中下收入阶层。过去几年,中下收入阶层可支配消费性资金支撑力有所削弱。
此外,报告指出,居民储蓄增幅开始低于贷款增幅,2018年居民净储蓄余额(存款减去贷款)同比下降7%左右;在过去一轮房地产热潮中,大量中产阶层和中下收入阶层被房地产套牢,消费基础受到严重削弱。
在12月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社零增速下滑备受关注,然而这一指标并不能完整地反映消费的全貌,因为有很多服务类消费并没有被包括进来。
董超同样指出,中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今年前三季度,服务消费比重已达52.6%,当前中国的服务消费快速增长,逐步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力。
“在过去商品性消费为主的时候,社零总额这个指标的代表性较强,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11月8.1%的增速更多的是商品消费情况,服务消费并未统计进来。”他说。
值得注意的是,“双11”的大额成交并未显著提振当月的消费数据。统计局数据显示,“双11”当天全国主要电商平台交易额(包括商品和服务)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0%。
毛盛勇表示,“双11”的拉动作用有所趋缓,主要是因为社零总额的盘子越来越大,节日效应会随之递减。
12月14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双11”本身确实会带来消费的集中释放,但这更多体现在当天的销售额上,在此前后往往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波谷,由于每年的“双11”都会形成一个高点,社零的同比增速会熨平数据的波动,因此11月的数据不会大幅波动。
汽车通信消费出现负增长
12月14日,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高级统计师冶静怡表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汽车类商品降幅扩大和石油类商品增速高位回落等因素影响。
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扩大3.6个百分点;石油类商品增长8.5%,增速回落8.6个百分点。据其测算,此两类商品拉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0.7个百分点。
在赵萍看来,汽车销量下降是拖累11月消费数据最重要的因素。“汽车销售额占社零的比重高达25%以上,这部分出现了10%的负增长直接导致了社零增速的回落。”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乘用车共销售2147.84万辆,同比增长-2.77%。12月份行将过半,仅靠最后的冲刺,或难扭转2018年车市整体销量负增长的局面。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8年的高速增长后,2018年将首次出现负增长。
赵萍表示,中汽协销售数据已经连续4个月负增长,这还是批发数据,考虑到下游库存问题,汽车零售面临更大的压力。
她指出,中国汽车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限购限行措施,这直接制约了新车销量的上升,停车费等成本的上升也使得不少城市居民更多选择公交出行。
汽车销售低迷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欧美日本等市场都出现了销量下降。12月14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进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出确实带来了一定影响,2017年的税收优惠带来了部分汽车消费的提前释放,透支了今年的销售,这影响了上半年的汽车销售数据;下半年汽车消费下降一方面是因为消费信心不足,另一方则是由于存在关税下调的预期,这有可能带来不少进口车的价格下降,不少消费者因而对购置汽车持观望态度。
张进华强调,尽管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可能出现负增长,但这并非一种趋势性下降,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的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当前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只有160多,尚未达到180-200这一全球平均水平,实际上,美国已达到900,德国、英国、日本等国也都在500-700之间。所以中国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中国在近年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是可预期的,我们预计能达到300,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约1.97亿辆,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保有量还要翻一倍,达到4亿辆。”
赵萍表示,通讯类商品销售乏力也是今年消费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往年通讯器材增速一般都是两位数,而11月的这一数据却是-5.9%,其最主要原因是全球创新步伐放缓,新品乏善可陈,消费者换购意愿不强,此外,中国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在多年快速发展之后正在趋于饱和和成熟。
预测明年,她认为,中国消费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一方面,整体的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国际市场不确定性也有所增加,这些因素会通过就业、收入影响消费者信心和能力。另一方面,消费存在一定刚性,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长期收入以及对未来收入变化的预期,当前中国经济仍保持着并不低的增速,人民收入水平是不会下降的,这将为消费提供支撑。在此过程中,消费仍在不断升级。”
11月的数据显示,部分升级类商品增速明显提高。当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月加快7.7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增速分别比上月提高0.9、5.3、14.2和2.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