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投资整体增幅持续降低,特别是2016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跌至2.8%,而去年12月民间投资增速出现回暖,制造业投资增速止住下滑趋势。业内专家表示,民间投资是制造业投资的主要来源;相反,制造业民间投资总量、占比、增速也是影响民间投资增速的主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投资数据显示,去年制造业投资完成约19.4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相较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约87%的份额由民间投资贡献,民间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同样增长4.8%。
资料显示,为了弥补民间投资短板工作,去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也是今年前5月民间投资增速回升的重要原因。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针对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全国投资增速举行了发布会,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强调,要抓紧精简合并投资项目报建审批,逐项梳理核查已报审的民间投资项目,做到限时办结,同时,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优化授信管理,丰富循环贷款等金融产品,严禁金融机构贷款附加条件;再者鼓励各地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
而去年11月为了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制造业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破解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民营企业在制造业领域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