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5日市场迎来年内第二次定向降准之际,中央对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强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年初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不同,此次降准一个百分点、释放约1.3万亿元资金,虽说其中9000亿元将用于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但从降幅来看,力度超出预期。对此,有人提问,这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近年来,一旦央行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总有人将其与“放水”“大水漫灌”画上等号,这使得降准等货币政策操作成了众矢之的,使用起来小心翼翼,以免引发市场对货币宽松的猜想。但是,作为一种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降准并不等同于货币政策转向,也正如多位专家呼吁的那样,降准不该成为货币政策的“禁区”。
2014年起,创设MLF等工具是对当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通盘考虑后的决策。当时,央行创设了MLF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近两年,依靠这些政策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市场流动性成为常态。仅在2015年前后,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央行5次降准和降息。此后,虽然我国经济企稳向好,但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金融市场风险上升,为避免传递流动性宽松的错误信号,2016年和2017年,央行都未实行全面降准。在各方呼声较大的情况下,央行仅在2018年初对普惠金融实施了定向降准。
当时,这些短中期结合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平抑了市场流动性的波动,对冲了外汇占款的大幅下降,保持了流动性合理稳定。但时间长了,持续滚动操作MLF等工具的问题就显露出来。对于找央行“借钱”的金融机构来说,MLF成本较高,超过3%的成本与存款准备金1.6%左右的利率相比,明显抬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转嫁给实体经济。同时,流动性缺口待补。央行外汇占款由2014年的近30万亿元下降到今年3月份的21.5万亿元左右,此前多次降准仍无法对冲外汇占款的快速下降,因而补充基础货币的重担就落在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篮子”上。
灵活应对是货币政策的核心要义。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尤其在金融监管趋严,信贷成为实体经济融资主渠道的当下,融资利率明显上行,加大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在广义货币M2增速较低、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同比负增长、市场利率有所上行的情况下,如果不适当调整,货币政策可能会偏紧。
但是,降准并不等同于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今年3月份,虽然工业生产、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等有所走弱,但GDP增速依然保持6.8%的增速。在这样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目前并不需要通过放松货币信贷政策来稳增长。
在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以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货币政策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的变化,实行松紧适度的灵活操作。这些针对市场流动性和利率变化的货币政策操作,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发生了方向性转变。(作者:陈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