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要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能过剩严重,政府投资放缓,投资整体增长乏力,“供给侧改革”注定成为今年两会的高频词汇。罗祖亮认为,供给侧的改革也要由原来依靠“投资、出口、消费”转变为“消费、出口、投资”,即最终实现用消费来拉动投资。客观上来看,虽然十八大以后经济形势逐渐良好,但依旧有一些产能存在较为严重的过剩情况,这也就意味着将面临消化产能的问题,“所以就要给有消费能力的创造产品,生产广大消费者需要的消费产品,包括保障房等”。
罗祖亮表示,在这种经济消费需求背景之下,也就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现在表面上我们产能过剩是指在其他项目过大的产能过剩,但中小企业需求方面却是不过剩的。比如说房子需要维修,家里需要彩电、冰箱、手机等,我们的生活需要改善,商品结构需要提升,中国市场的消费潜能还是很大的”。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拉动中小企业生产
就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问题,罗祖亮表示,小康社会打造的关键需要集中在产权制度改革。一直以来,农民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78年来以后,由于农村实行的责任承包制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十八大之前,因为总体的经济发展方向侧重于城市发展,而农副产品的加工却没有提上来”,在这种背景下,就面临着农业生产不增收但农民有消费需求的矛盾。而如何解决农民需求的问题关键则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就需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有了确权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包括耕地的所有权等,在经营期内就可以流转,你可以加入合作社,可以信托,可以承包,也可以做公司,进行专业化的经营”。而在农民有了资本收益的保障之后,就可以大胆地进行资本化经营。
罗祖亮坦言,在农业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就能够相应地带动农村消费,进而拉动中小企业的生产运作,“中小企业现在产能不是过剩,而是需要有消费的热情在背后支撑,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消费市场”。
修改《商业银行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在罗祖亮看来,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所存在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也是最大的问题,即中小性企业融资不畅、融资难、融资贵,而这也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税收成本过高;第三,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
如何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罗祖亮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普惠金融。大力发展地市级以下的民营银行;其次则是消费金融,“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要引起高度重视。现在用的《商业银行法》是1995年立的,那时候《商业银行法》是主管信贷,还没有农行、没有改制,也没有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到了2002年由于人民银行管制向银监会过渡时修改过一次,但依旧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当金融失去了高度的管制,就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关键问题所在。修改《商业银行法》,保障民营银行依法监管、依法放开,是当前我们国家经济的头等大事,也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能改正资产畸形”。
中小企业发展要立足主业 经得起诱惑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下,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与抉择考验。罗祖亮介绍到,“社会上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均受到很多方面的受制,有很多不搞自己的主业。经济的不正常就迫使中小企业投机搞房地产,把资金优先用于搞房地产,结果房价一打压,就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这说明中小企业自身有问题,有投机心态,要加强管理”。
罗祖亮现场表示,中小企业本身的良性发展,包括产品创新、品牌形象的树立,甚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从根本上还是需要依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中小企业要立足自己的主业,不断创新提高质量,降低价格、管就业、拉动税收,这都是我们要做的事情,要经得起诱惑,特别是要把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过程作为经验,不跟风,把自己做好,把自己的企业做好”。